世界候鸟日:生态电网 和谐共生

发布日期: 2023-10-14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对象。

  10月14日是今年的第二个世界候鸟日。世界候鸟日一年两度,分别设在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公益组织平台优势,携手社会各界开展国网“候鸟生命线”“生命鸟巢”“绿电方舟”等品牌公益项目,积极构建爱鸟护线联盟,促进电网与鸟类和谐共生。

共筑候鸟迁徙保护网络

  10月12日,在安徽池州月亮湖湿地,由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救助的两只东方白鹳正式回归大自然。

  “这两只东方白鹳是我们在线路巡检中先后发现的,当时都是初级飞羽被折断。”参加救助的国网池州供电公司员工、护线爱鸟志愿者汪湜说。

  受伤的两只东方白鹳都为幼鸟,仅8个月大,相当于人类2岁左右的年纪,不具备飞行和自主觅食的能力。“我们根据它们的习性准备了鱼虾‘套餐’。”汪湜介绍道。两只东方白鹳回归大自然前,护线爱鸟志愿者为它们佩戴了微型定位装置,持续跟踪它们的健康状态。

  救助这对东方白鹳是国网“候鸟生命线”公益品牌项目在安徽落地实践的一个缩影。

  “候鸟生命线”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与鸟类保护领域专业组织合作,以输电线路沿线东方白鹳、朱鹮等珍稀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围绕“多方联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巡护救助、公众宣教”六个维度,通过积极构建爱鸟护线联盟,科学推进“鸟-线”双护的公益项目。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1400余种,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800多种。同时,我国地处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交会处,每年迁徙季节都会有大量候鸟途经我国。

  电网跨越高山大川、戈壁滩涂,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以东方白鹳为代表的大型珍稀候鸟习惯在输电铁塔上筑巢繁衍,其筑巢、排便等活动极易造成绝缘子闪络击穿、相间短路等故障,引发输电线路跳闸,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同时也会对鸟类自身安全产生威胁。

  国网“候鸟生命线”项目以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电网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系统举措为路径,贯穿电网建设运营全周期,由理念到实践、由技术到管理全方位推进专业护线、科学护鸟;以资源互通为延伸,联合利益相关方,推动鸟类保护工作由电网向全社会延伸,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10月8日,在江苏高邮湖芦苇荡生态湿地,30多只东方白鹳或探水觅食,或展翅轻翔,与阳光辉映的湖水构成了一幅唯美图景。不远处,国网扬州高邮市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班正在起吊最后一基为东方白鹳“定制”的钢管杆,4个“升级版”人工鸟巢随即全部安装到位。

  高邮是我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随着高邮湿地环境越来越好,加之高邮湖鱼虾资源丰富,100多只东方白鹳由“候鸟”变成了“留鸟”。“定居”高邮的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大且坚固的输电铁塔上筑巢。

  “这次我们给东方白鹳建了个‘毛坯房’,也许它们能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精装修’。”国网扬州高邮市供电公司员工、护线爱鸟志愿者孙涛说,希望这4个“升级版”的人工鸟巢能吸引东方白鹳“入住”,实现“鸟-线”双护。

  关注东方白鹳“住房”情况的还有国网江西南昌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五班班长黄志翔。他是国网“候鸟生命线”江西电力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有着多年的护鸟经验。在候鸟南迁季到来前,黄志翔根据输电线路涉鸟故障差异化治理方案,带领班员对电力铁塔上的防鸟粪挡板、伞裙等防护装置进行重点巡护,确保东方白鹳的“住房”牢固安全。

  自2021年起,国网“候鸟生命线”项目陆续在黑龙江扎龙湿地、天津、河北沧州、山东东营等候鸟迁徙沿线的23个项目点开展生态环境调研、志愿者培训、巡护救助等工作,累计救助各级保护鸟类超过1.3万只,设立实体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1个、东方白鹳保护地2个。

  据不完全统计,2022~2023年,在国家电网输电线路铁塔上,东方白鹳成功繁殖幼鸟580余只。国网“候鸟生命线”作为典型案例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边会上展示,得到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前秘书长约翰·斯坎伦的高度肯定。

守护草原生态平衡

  10月9日,国网甘肃张掖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沈阳巡检张掖黑河湿地公园的110千伏张油线,不时停下仔细查看铁塔上的人工鸟巢。“尽管鸟儿已经飞走了,但还是要来看看,明年它们还会回来的。”沈阳说。

  在我国西部高原草原地区,鹰、隼、金雕、秃鹫等大型猛禽活动频繁,且都喜欢在高处筑巢。输电铁塔成为它们首选的筑巢地点。这些定制的标准化人工鸟巢位于电杆顶部,距离带电部位90厘米,不仅方便鸟类栖息,还能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探索实施国网“生命鸟巢”公益品牌项目。该项目在充分研究掌握高原草原地区输电线路周围金雕、隼、大鵟等珍稀猛禽习性的基础上,研制适合不同区域猛禽的竹筐和藤条人工鸟巢,将之安装在鸟类生存栖息较多的输电线路沿线,引导鸟类在安全区域筑巢、繁衍生息,并为每个鸟巢标注“门牌号”,运用网络数字化监控手段实时监测内部情况。

  国网“生命鸟巢”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助力高原草原生态和谐、促进电网与鸟类和谐共生的重点品牌项目。

  10月8日清晨,国网四川阿坝若尔盖县供电公司女子飞巡队队长何艳君和队员白玛机、更让措巡检110千伏若真线,对沿线铁塔上的人工鸟巢和线路运行情况进行监护。

  何艳君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确保无人机与铁塔保持距离,生怕惊扰了依偎在巢里的大鵟和鵟宝宝。为防止鸟儿误触带电区域,2021年5月以来,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先后在若尔盖湿地鸟类栖息较多的输电线路沿途搭建了56个人工鸟巢并对输电杆塔进行了绝缘化处置,引导鸟儿在安全区域繁衍生息。

  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高原女子飞巡队主动当起了鸟儿们的“电管家”。除了对鸟儿入住情况进行跟踪式巡护和数据收集外,她们还时常进社区、进学校,进行鸟类科普宣传,凝聚爱鸟护鸟共识。

  目前,国网“生命鸟巢”项目已在内蒙古、甘肃、四川、青海、新疆和西藏6个省(区)高原草原地区推广实施,项目累计安装人工鸟巢5207个,招鹰架16个,成功引鸟筑巢2300余窝,孵化幼鸟近4000只,带来的碳减排价值、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等超过1.3亿元,有效保护了我国高原草原生态环境。

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寒露刚过,海风拂过礁岩,浙江宁波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铁墩屿上显得有些冷清。“鸟儿们虽已南飞,但是我们还是要定期对岛上的设备和线路逐一进行检查、调试,减少海风侵蚀对供电设备造成的影响。”10月10日,国网浙江宁波象山县供电公司海岛义工大队成员、国网“绿电方舟”公益品牌项目志愿者江炳杰登岛后立刻开始安全检查,他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光伏板擦拭干净。此时,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季进入尾声,驻岛鸟类研究员将全部撤离,江炳杰与同事来维护发电及储能设备。

  中华凤头燕鸥是全球最珍稀的鸟类之一,目前全球成鸟种群数量不超过2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两个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2013年,韭山列岛保护区管理中心在中铁墩屿实施中华凤头燕鸥监测与招引项目,吸引它们在此栖息繁殖。随着项目推进,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恢复成效初显。保护区在鸟类研究与保护过程中,采用自建太阳能发电,辅助柴油机发电来获取电力。

  立足“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使命,助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电网公司实施国网“绿电方舟”公益品牌项目,以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为保护对象,通过在栖息地及周边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研究、实践工作提供可靠清洁电能。

  2022年,“绿电方舟”项目在浙江落地。在象山韭山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实施10千伏联网工程,通过海底电缆连接陆地网架,避免架空线路与候鸟活动路径产生矛盾;建成零碳微电网,助力研究基地彻底告别柴油发电;应用光伏砖瓦顶等新型材料建设净零碳观鸟屋,让电能既可靠又无形地融进“鸟生”。

  净零碳观鸟屋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结构,由屋顶光伏设备供电,配置了容量4.5千瓦时的移动储能装置作为应急电源,外墙设计与周边植被融为一体,不影响燕鸥的栖息和繁殖,还可抗14级台风。

  “以前的小木屋没有电,遇到台风还很不安全。净零碳观鸟屋不仅可以提供照明,为设备充电,而且还很坚固。”驻岛护鸟志愿者韩臻说。

  绿水青山间,公益项目落实落地,成为公司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国家电网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度融入电网发展全流程,推动电网在高质量发展中落实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